首页 > 综合 >
 
 

南京这家银行耍流氓:243万说不给就不给,胜诉也不给!

2023-03-17 13:05:43  来源:Mr甲良

一储户将200多万元存入南京邮政银行,事后被该行行长将其挪用,储户要求银行赔偿时被拒。银行辩称储户没有尽到“审慎注意义务”,自身存在过错。

视频截图

“审慎注意义务”是什么意思?在百度里没有关于这个词的解释。


【资料图】

“审慎”一词源于《汉书·于定国传》:“其决疑平法,务在哀鳏寡,罪疑从轻,加审慎之心”, 是周密与审慎的意思。

“注意义务”是一项法律义务,一般包括行为致害后果的预见义务、行为致害后果的避免义务两方面的内容,具有普遍性但只存在于特定主体之间。

总结起来,意思就是说储户存钱不长点心眼,和银行有何干系?

该事件被爆出后,网友再次炸锅了,纷纷斥责银行该行为就是在耍流氓。

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如果银行这一说法成立的话,是否也就意味着我们小老百姓也可以照搬了?

本人向银行借贷100万元,后将该贷款挪用给朋友用了。到了还款日银行致电要求我按期还款,我表示拒绝。

银行若不同意,我就告诉银行:“你们没有尽到“审慎注意义务”,我拒绝还款。

这种情况下,银行肯定是不愿意也不可能接受的,然而作为小老百姓,有时候碰到银行类似耍流氓的行为,我们真的无可奈何。

我们来盘点下银行有哪些流氓行为。

离柜概不负责

现实中,有不少人遇到过去银行取钱,后发现不够数,回头去找银行讨要说法,得到的结果往往就是“离柜概不负责”,至于少的那一部分钱只能吃哑巴亏了。

网络图,侵删

当我们想要银行去核查一下,简直难如登天。

然而当银行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出现失误,譬如给客户点钞时多点被储户拿走后,“离柜概不负责”这规则就不适用了。

无论是几百万上千万的巨款还是几百甚至几元钱,银行会翻遍所有可能存在的证据,去证实多给我们钱。这时候他们会先致电要求到银行归还,甚至用法律施压。

我们应该都看过关于这样的段子,银行少给客户钱的事实总是理直气壮的不承认,多给的时候往往就是勒令客户归还,拒不归还他们就会通过法律手段去维护自己的利益。

然而当我们的利益因为银行的行为受到损失得不到解决的时候,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就会出现“取证难”的现象。

将存款业务办成理财或保险

银行在面对存钱的客户时候,特别是老年人群体,会通过高收益去诱导客户将存款购买成理财产品,在这些银行工作人员的口中,将这些理财产品说成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
网络图,侵删

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人会禁不住诱惑选择了既安全远高于银行存款收益的理财产品。此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购买理财产品,往往会认为自己将钱存到了银行。

若是赚钱了还好,但很多时候银行推介的理财产品并不是很稳健的产品,这时候就面临着赔钱的风险,甚至是“巨亏”。

当我们用钱或者到期取钱的时候,发现账户的钱少了很多,甚至没有了。此时去银行讨要说法时,我们很难获得满意的结果。

更有甚者,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诱导下,将钱买成了保险。

这种情况比理财更可恶,我们甚至无法按时取回自己的钱,如果要强制取回,则会面临违约,最终只能是单方面退保,这样下来,我们到手的可能仅有很少的一部分。

网络图,侵删

在保险公司办理过退保业务的人都知道,交了多年的保险,所缴保费都好几万,但退保的时候可能仅有几千元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很难维权。因为当初办的就是理财/保险,签的协议(合同)也是理财/保险的协议(合同),但在我们的认知里,自己办的就是存款业务。这时候,想要在法律面前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太难了。

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大家对银行的信任,加上信息的极不对称,导致不少人在工作人员的误导下成了受害者,但银行工作人员和银行则不受任何损失,甚至因此还有不少收益。

这仅仅是我们较为常见的银行流氓行为,诸如文章开头这位243万元的储户,大概率是被银行行长套路了,以虚假存款的名义,将其资金挪作他用。届时行长拍屁股走人,银行则是极力推卸自己的责任。

还有诸如银行骗贷、抽贷等伎俩层出不穷,让小老百姓以及企业叫苦不迭,很多企业因为银行的抽贷被逼破产,甚至个人被逼得自杀。

243万元的储户胜诉后,银行依然不依不饶的想推责而提起上诉,理由是他们委托存款没有经常查询,最终该案被发回重审。

假若最终法院判决储户有责任,那么这世间真的就黑白颠倒了。就像我们常说的那句话一样,流氓不可怕,就怕流氓有文化。

法律本是保护受害者的,但现实中往往成了流氓逃避责任的工具。他们很善于利用信任和信息不对称,将一些不合法的东西披上合法的外衣,当我们想利用法律去维护自身权益的时候才发现,法律不能保护真正的受害者,但维护了“流氓”的利益。

关键词:

  
相关新闻
每日推荐
  • 滚动
  • 综合
  • 房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