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财经 >
 
 

环球观察:华夏银行定增缩水六成背后:不良率升至1.78%且屡领巨额罚单

2022-12-09 09:51:51  来源:发现网

业绩增长乏力,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不降反升,高居上市股份制银行第一,监管问题也引发担忧,“屡查屡犯”,频领多张巨额罚单。

空缺半年多的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华夏银行,600015.SH)行长一职落地。11月7日,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,董事会通过议案,同意聘任关文杰为行长。不过摆在新行长面前的困难依然不少,业绩方面,三季报显示华夏银行业绩增长乏力,营收增速逐年下滑,不良贷款率不降反升,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一。


(资料图)

业绩增长乏力,营收增速等指标不理想也影响到华夏银行资本定增。日前,华夏银行定增方案终于落地,由第一大股东和第四大股东分别出资50亿元和30亿元完成定增。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定增仅为发行计划募资额的40%。除了过低的募资额外,还有“过高”的定增价格。

与此同时,华夏银行内控问题“屡查屡犯”,频领多张巨额罚单,引发市场担忧。此外,在人事变动方面,华夏银行高管变动十分频繁,今年以来已有数名高层人员接连离职。

针对经营业绩、定增以及高管变动等相关问题,发现网向华夏银行发去采访沟通函,截至发稿前华夏银行未就相应问题给与合理解释。

空缺近9个月行长落定

空缺近9个月后,华夏银行行长一职尘埃落定。11月7日,华夏银行发布聘任行长公告称,其董事会通过议案,同意聘任关文杰为华夏银行行长,其任职资格尚需报银保监会核准,任职资格核准前,关文杰代为履行行长职责。在此之前,今年2月,华夏银行原行长张建华辞任,期间由董事长李民吉代为履行职务。

据官方信息显示,关文杰出生于1970年10月,是华夏银行的“老员工”,在升任行长之前,曾历任华夏银行党委常委、执行董事、副行长、财务负责人、首席财务官。

除了行长确定外,华夏银行近期还发布公开招聘一批中层管理人员,涉及11名一级分行副行长和4名总行部门副总经理和5名专职审批人,并明确提出要“80后”干部。值得注意的是,华夏银行高层人事变动已持续了近一年。包括华夏银行原副行长李岷,原张巍、谢一群、李祝用,以及原副董事长罗乾宜多名核心人员,都“因工作原因”辞职。

因此,随着新行长的到位,华夏银行的高管人事变动也将暂告一段落。不过新行长将要面对的问题,可谓是挑战巨大。

业绩增长乏力 不良率不降反升

华夏银行前不久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,2022年前三季度,华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29.63亿元,同比增长0.65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.76亿元,同比增长5.44%。

与同行相比,华夏银行前三季度业绩不算理想。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均排倒数第二,其中营收增速仅为0.65%,远不及上市股份制银行2.66%的平均增速;归母净利润增速为5.44%,同样不及同行业平均增速8.48%。

实际上,华夏银行营收增速近年来已呈现下滑趋势。以半年度数据来看,2020年-2022年间,华夏银行当年的半年报数据分别为475.81亿元、481.13亿元以及484.52亿元,同比增速分别为19.56%、1.12%以及0.70%。从年度数据来看,2019年-2021年,华夏银行的营收增幅分别为17.32%、12.48%以及0.59%。

业绩增速乏力外,华夏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堪忧,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。三季报数据显示,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年初的1.77%提高至1.78%,较上年末上升0.01个百分点,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高居首位,在42家上市银行中也处于第二高的位置。同期拨备覆盖率为153.46%,比上年末提高2.47个百分点,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倒数第三,处于监管红线附近。

定增大幅缩水 定增价格过高引争议

业绩以及资产质量等指标不理想进一步影响华夏银行资本定增。日前,华夏银行发布《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》。公告称,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近80亿元,其中第一大股东首钢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“首钢集团”)和第四大股东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(下称“京投公司”)分别出资50亿元和30亿元。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普通股股份已于10月18日办理完毕登记托管及限售手续。

上述公告还显示,本次发行完成前,首钢集团、京投公司是华夏银行第一大股东、第四大股东,分别持股20.28%、9.95%。在本次发行新增股份完成股份登记后,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将增至21.68%、10.86%,仍为第一大股东和第四大股东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华夏银行此次实际募资额远低于此前公布的募资计划额。在此前的发行预案中,本次发行拟募资额为不超过200亿元,80亿只及计划募资额的40%,大幅缩水了60%。此外,此次定增的价格也引发市场争议,15.16元/股的价格明显高于华夏银行目前二级市场股价,相当于二级市场估计200%的溢价水平。

监管方面“屡查屡犯” 百万级别罚单不断

与此同时,华夏银行的内控问题也引发市场关注。通过梳理公开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,华夏银行自2017年起每年都会因种种违规行为被予以处罚,百万级罚单也可谓是屡见不鲜。

在去年年末,华夏银行就被银保监会通报了7类违法违规问题。此次通报中,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表示,对华夏银行消保现场检查发现了七项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违规问题,分别为:互联网贷款利率宣传不规范;适当性管理不规范,向个人客户销售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;向个人贷款客户搭售人身意外险;格式合同强制客户接受交叉销售;违规查询、存储、传输和使用个人客户信息;违规向个人客户收取费用;违规向贷款客户转嫁成本。

除了被通报,华夏银行其他各类违规也不少,据不完全统计,2021年华夏银行及分支机构还因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收到41张罚单,总计罚款金额为11582.43万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1年5月17日,中国银保监会公告对华夏银行作出罚款983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,此处罚涉及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(案由)达27项,除了贷款违规,还包括同业投资、理财等业务违规。

2022年以来,虽然千万级别的罚单没有出现,但是百万级别的罚单依然不少。5月20日,据银保监会消息,华夏银行武汉分行因涉12项违法事实被处罚合计672.48万元。据发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,仅今年上半年华夏银行就因各种违规收到监管罚单20张,被罚金额共计2132.49万元,在股份制银行中仅次于民生银行、光大银行。

下半年违规问题依然没有明显改观,银保监会官网显示,7月21日,银保监会连发5张罚单,分别指向华夏银行常州分行及其4名相关涉事人员,主要围绕两大违规行为:一是贷款资金违规回流开立存单,质押用于发放流动资金贷款;二是未监督贷款资金用途,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。同时10月罚单达到8张。

业绩增长乏力,不良贷款率不降反升,高居同业首位,信贷违规等问题“屡查屡犯”。70后行长关文杰能否力挽狂澜,引导华夏银行经营走上新台阶,我们将继续关注。

(记者 罗雪峰 财经研究员 周子章)

关键词: 华夏银行

  
相关新闻
每日推荐
  • 滚动
  • 理财
  • 房产